手机站   |   客户端

镜头│舌尖上的年味儿

时间:2019-02-09 08:25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镜头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民以食为天”,这句老古话在春节这个传统佳节里似乎更加显得入情入理。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旁,哪儿都透着那么一股喜庆热闹劲儿。说起春节期间舌尖上那些不尽相同的美食,既是一顿顿美味佳肴,又是一份份新年祝福,这种来自味蕾和心灵的共鸣与交融,折射出的是中国老百姓心中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绩溪米粉珍珠子,纸包三鲜一品锅。

“胡适一品锅”是安徽省传统名菜,属于徽菜系,发源于宣城市绩溪县上庄,据说自乾隆年间就对其有所记载。锅内荤素兼备、鲜嫩可口、香气四溢,每逢四时八节和婚丧喜庆,绩溪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一品锅”,饱含了对阖家团圆的美好寄托和殷切期盼。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细如发丝,清如白玉,洁白光韧,晾晒在农家小院里一排排手工银丝面成为冬日暖阳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皖南人家的年夜饭桌上,一定会有碗自家制作的银丝挂面,淋上一瓢金黄鲜美的鸡汤,再配上一小撮儿嘎嘣脆的豌豆粒儿,挑上一筷头,寓意来年福寿绵长。

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

过年吃豆腐,一年都是福。因“豆腐”与“福”“富”谐音,做豆腐就代表着祈福,寄予了人们新年要幸福富贵的美好心愿。在皖南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腊月二十五,推磨打豆腐”的习俗,用卤水点过的豆浆逐渐成为絮状,在纱布的包裹下慢慢被压制成型,这不仅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技艺,更是一种年俗文化的延续和传承。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相传早在战国时期, 畲族红曲酒是为给部落里凯旋的勇士庆功而酿造,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到春节来临前,宁国云梯畲族乡家家户户就会用优质糯米和山泉酿上几大缸醇香的红曲酒。啜饮一口,虽有酸有苦,却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足以品味出畲族人民的热忱和淳朴,还有过年的热闹和温馨。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

过了冬至,古徽州老百姓就开始举行一些年俗活动,杀猪便是其中之一。农户们将自家养的肥猪宰杀后,将猪肝、猪心肺、猪腰等放在一起,再撒上胡椒、生姜、大蒜、葱花等调料,在炭炉上慢炖一二个小时后熬制成鲜美可口的杀猪汤,举办一顿热热闹闹的杀猪饭,邀请邻里亲朋欢聚一堂,共同分享一碗鲜美的杀猪汤,祈愿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阖家团圆是第一位的。不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搓丸子、炸丸子、吃丸子都是过年的必选动作。丸子通常分为肉丸子和素丸子,多半是用糯米粉或山芋粉辅之以其他配料均匀搅拌搓成球状,丢入温油中炸至金黄而成。一碗香酥可口的“丸子”,饱含了老百姓对家人和睦团聚的美好憧憬。(宣城市纪委监委)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