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暂时用不到的栏目 > 公开评议机关、民主考评科股长和基层站所长活动 > 经验交流

怀宁县:全国首创ERS评议 助推岗位效能大提升

 

近年来,安徽省怀宁县为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全力打造务实清廉、服务高效的机关良好形象,把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中梗阻”问题作为突破口,创造性地建立ERS电子评议系统,将效能建设重点岗位的评议权交给广大干部群众,扩大社会开放度、提高群众参与度,有力促进了岗位效能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创建ERS系统,为岗位评议提供科学依据。
ERS是电子评议系统的英文缩写。“E”代表电子。怀宁县将现代电子科技手段运用到评议工作中,研发了评议程序软件,购置了光标阅读机,将传统的纸质评议问卷转变为电子测评卡,使评议工作更富于科技含量。“R”代表评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文件,明确评议工作的组织领导,评议对象、内容、频率和评议结果的运用。“S”代表系统。将各类评议工作归并整理并加以创新,构建评议工作系统。该系统包括对县直部门的“末位问责”评议、对重点岗位的分类动态评议、对热点部门(岗位)的针对性评议、县直部门和乡镇的自身评议、网络评议。
二、发挥系统优势,为岗位评议提供阳光环境。
ERS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范的操作,为公平、公正地开展评议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主要体现在:
一是评议过程阳光透明。该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开发评议程序软件,将评议问卷设置成电子答题卡,现场述职、现场接受质询、现场评议、现场统计、现场公布评议结果,全过程通过投影仪大屏幕接受评议代表和参评对象的监督。这一创新做法简化评议工作流程、杜绝人为操纵统计结果的可能,使得评议过程更加透明,“以评促建”效果更为突出。
二是评议双方动态对接。在参评对象的确定上,通过建立评议对象库,每次评议从中随机抽取40个单位参评。在评议代表的来源上,每次评议从中按比例随机抽取100名代表,评议代表库囊括了“两代表一委员”、企业和群众代表等11个类别人员。参评对象和评议代表的抽选通过电脑摇号软件实施,抽选工作在监督员和县电视台的监督下进行。
三是评议结果公平公正。由于评议对象不固定、评议代表不确定,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拉票”等人为操纵的可能,提高了评议的科学性、准确性。每次只评议40个岗位,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降低行政成本,又使评议更具有针对性,评议结果更加公正,
三、强化结果运用,助推岗位效能大提升。
对评议排名首位的重点岗位进行通报表彰、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排名末位的将受到问责,问责范围不局限于科长一人,其科室副职干部、科室一般工作人员、岗位所属部门分管领导甚至一把手均被问责。同时,评议为末位的重点岗位自动列为下次评议对象,若连续两次末位,将从重从严问责。评议结果的“连带式”问责,调动了整个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又强化了部门领导的管理责任意识,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促进重点岗位工作作风的转变、乃至整个部门的效能大提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怀宁县率先创建实施ERS评议系统,开展重点岗位分类动态评议,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效果明显。一是推动了效能建设的实践创新。ERS评议不仅创新了效能建设的考核方式,提升了效能建设的内涵,而且找准了破解少数重点岗位“中梗阻”问题的突破口,为加强新形势下的机关效能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二是提高了重点岗位效能建设的能动性。ERS评议由于其结果更加客观公正、社会关注度高,对于重点岗位而言,每一次动态评议都是进行一次总结、接受一次检验、受到一次启发的过程,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很多单位部门的重点岗位因此而改变以往姿态,俯下身子诚恳地向管理和服务对象征集意见建议,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三是拉近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距离。ERS评议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单位为评议重点,纠正以职、以权、以业谋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解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效率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突出问题。ERS评议积极回应社会关切,重点岗位负责人不仅进行当众述职,而且述职完毕后接受代表质询,从而创新地开展重点岗位分类动态评议和热点单位针对性评议,充分发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裁判权,使干群之间理解更多了、感情更深了,关系更和谐了。ERS评议带来了全方位的机关服务新格局,被广大群众称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中共广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广德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皖ICP备14005165号-1

皖公网安备 34182202000040号

扫一扫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