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5 17:23:40 来源:清风桐汭 已被阅读 次
“你好!请提供一下白洋村X234道路改扩建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资料以及资金拨付资料……”近日,广德市祠山街道纪工委联合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深入街道各村(社区),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日常监督,这也是该市纪委监委全力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村(居)监督委员会日常履行监督职责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全天候”一线监督、“近距离”发现问题的天然优势,不断探索将监督力量向基层延伸,着力破解基层监督力量分散、合力不足、效能不高等实践难题。通过“乡镇(街道)纪(工)委+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联动监督模式,紧盯乡村振兴领域关键时、关键事、关键人,监督保障各项惠民惠农政策在基层落细落实、助推基层监督质效再提升。
在监督内容上,各村(居)监督委员会在各乡镇(街道)纪(工)委的指导下,紧盯村级“三重一大”事项决策部署情况,对重大事项决策过程进行全流程监督,确保各环节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
“我们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零距离’监督优势,结合实际细化工作举措,明确将惠民政策落实、集体‘三资’管理、小微工程建设项目等作为监督重点。”该市祠山街道纪工委书记马达介绍说。同时,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还积极参与村务决策,列席各类重要会议,对会议议程、决策程序等进行监督,防止出现违规决策、暗箱操作等情况。
在此基础上,各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常态化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通过面对面交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村民对村务管理、民生项目推进等方面的意见和诉求。通过定期召开例会的形式,将收集到的意见进行梳理汇总,分类建立台账,及时反馈至村(居)“两委”,并同步上报至乡镇(街道)纪(工)委,及时督促解决问题,形成“收集-反馈-落实-回复”的闭环工作机制。
此外,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强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能力建设,通过专题培训、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方式提升监督水平;细化监督事项清单,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按图索骥、精准履职;强化乡镇(街道)纪(工)委对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的日常沟通联系和业务指导督导,着力破解监督过程中遇到的盲点、淤点问题,确保基层监督规范高效运行。
“村级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以整体思维破解村级监督难题,织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体系,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监督力量向一线下沉,确保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