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5 08:20:08 来源:清风桐汭 已被阅读 次
秋日的阳光洒在广德市桃州镇富家村社区的田畴间,连片的作物长势喜人。站在田埂边,种粮户雷大哥望着连片作物,笑容里满是安心。这处曾让农户犯愁的撂荒地,如今生机盎然。这一转变,还要从广德市委第一巡察组的一次常规巡察说起。
去年11月,广德市委第一巡察组进驻该市桃州镇富家村社区开展巡察。在全面梳理社区工作时,巡察组聚焦耕地保护这一关键领域,很快发现了问题,社区此前推进的耕地找回工作存在“半截子工程”,已找回的21.053亩耕地仍然处于撂荒状态,复耕复种迟迟未落地。
“找回的耕地为何‘得而复失’?”带着疑问,巡察组以“一线工作法”深挖症结,通过实地查看地块、与种植户面对面谈心、逐项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核查。调查发现,该地块因过去数十年长期种植苗木,配套基础设施早已“失能”,灌溉沟渠年久失修、泵站设施锈迹斑斑、电力供应中断多年……“想种,但是灌溉用水都供应不上,种下去只能‘看天收’,谁还有积极性?”一位村民的抱怨,道出了撂荒背后的现实困境。基础设施的“硬伤”,直接浇灭了大家的耕种热情,让好不容易找回的耕地再次陷入闲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撂荒问题不仅关乎农户切身利益,更影响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大局。巡察组当即向桃州镇党委、富家村社区党委反馈问题,明确要求“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坚决杜绝“纸面找回”“数字复耕”。
接到反馈后,镇村两级迅速行动,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富家村社区党委首先对辖区耕地进行“拉网式”再摸排、再核实,确保不漏一块撂荒地。针对农业基础设施缺失这一“核心病灶”,立即联系电力部门增设农用下火点,方便种粮大户抽水用电,同步兴修水利设施5处,并为农排线路未覆盖的田块奖补3台油式抽水机,彻底解决“灌溉难”问题。为保障整改成效,社区还引入无人机巡查,实时监测复种情况,以科技手段筑牢地块监管防线。
如今,21.053亩撂荒耕地已全部完成复垦,并根据时节种上了相应的农作物。昔日的撂荒地,变成生机勃勃的“希望田”。
近年来,广德市坚持政治巡察定位,聚焦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实情况,将耕地保护、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作为巡察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巡察“显微镜”“探照灯”作用,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下一步,广德市委巡察机构将聚焦巡察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实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让巡察成果持续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效。(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