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8-25 08:35:06 来源:清风桐汭 已被阅读 次
随着演员张哲瀚参拜靖国神社事件的发酵,引发了一场关于历史认知的全民大讨论,这场讨论中我们可以看见大多数国人对日本不尊重历史、不正确对待历史的做法绝不容忍和原谅的态度。但仍然有网友,甚至“公知”认为这件事情无可厚非。这是否也反映出在现代社会历史观的树立中,仍然存在痛点和盲区。
从初中开始我们就在学习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是非观和价值观。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有些历史知识的学习就变成了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超出范围的一概不知,所以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理科生不知道靖国神社”这样的评论。从初中到大学有长达十年的时间需要学习历史,但仍然还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分不清立场,其中还不乏文化作品的创作者。从中反映出的教育问题更值得深思,历史学习不应该本末倒置。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中,一个娱乐热点引发的关注度和讨论度要远高于国际事件,历史的深度教育要想更全面的铺开也离不开文化作品,但如果连从业者没有正确的历史观,何谈传承与发扬呢?我们乐于看见像《觉醒年代》这样的影视作品“出圈”,它让那些滚烫的灵魂站在了我们面前,它引起了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历史,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传承历史。历史不该被遗忘也不能被遗忘。在靖国神社里供奉的战犯被他们的军国主义美化成英雄,一旁的战争历史博物馆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述只有一句“伪装成市民的中国军人,被严厉地揭发了。”那可是一场长达6个星期,30万人遇难的历史浩劫啊!加害者在避重就轻的粉饰战争,被害者又怎能轻易忘记呢?
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有更多途径和机会接触到外国文化,一定会有人喜欢上他们的风景,他们的人情,我们对那个曾经伤害过我们的国家释放出了越来越多的友好的信号,但要弄清楚的是对人和文化的兼容并包是大国的风度,我们决不能陷入包容的误区。历史所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此中的精华和糟粕必定是要在一个背景下完成的,即历史。对历史我们没有资格替先人说原谅。
古人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我们不能让史观消亡,不能让历史被践踏,不能让民族文化被解构,不能让民族认同被破坏。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尤其是那段沉重的历史我们应更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这是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必修课。(柏垫镇 周万鹏)